专家风采

首 页 > 学术交流网 > 专家风采 > 正文

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江青:大数据与领导决策

信息来源: 今日头条 发布: 2017-04-27 浏览:

很高兴能够在今天的会议上与各位交流一下我本人在工作中的感悟。今天交流的主题是“大数据与领导决策”,这次会议主题是大数据与智慧城市,两者有非常深的关联。今天跟大家从三个方面交流。

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大数据时代来临的几个进程;第二部分看一下大数据在各个领域广泛的应用;大数据最终解决的是领导科学决策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一下领导者管理工具。

实际上我们目前时刻都在跟数据接触,邮件、微博、微信、包括推特各种各样的信息每天都在产生,因为互联网的发展,现在世界上90%的信息和数据是从2013年开始产生的。

我们先回顾一下大数据的发展历程。我的定义是:大数据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演进,用一个比较白话的语言来描述,我愿意把它形容为是统计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它更多的是依托信息技术的决策支撑的演进。我们看到在上世纪60年代初,数据处理是基本的行业特征;70到80年代演化成为信息应用的过程;90年代很多决策支持模型已经出现了;2000年以后,数据已经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挖掘,直到今天的大数据,这个演变是非常清晰的,带有时代特征的历程。 

接下来再看一下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其实我们看到今天的大数据比较火热,比较流行,实际上在2003、2004年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国家已经有了关于大数据相关的国家级战略。最早的在2004年,新加坡、英国都已经有了关于大数据的基本应用。大家可以看到2004年的时候英国设立了一个水平访问中心的项目,2004年新加坡发布了风险评估和水平扫描计划,这是国家层面上比较早的关于大数据的应用。2005年日本设立了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信息基础的项目,并且直接成立了国家层面的大数据专家小组。2010年欧盟正式发布了欧洲数字化议程,2012年欧盟委员会在欧洲数字化议程及其挑战中已经明确制订了大数据战略。2011年,美国的麦肯锡报告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其实中国对大数据的接触更多的是这个报告发布之后,2012年奥巴马政府已经非常明确的从国家层面颁布了大数据研究和计划。这个计划中美国政府拿出2亿美元支撑6个重要部门的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各国知道大数据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不可逆转的不可避免的发展态势。斯诺登2013年6月份在香港泄密了美国安全部的几份计划,这个时候开始,中国进入到大数据的元年,进入到了比较火热的炒作中。实际上中国的大数据元年是2013年,真正大数据概念深入业界是从2013年下半年一直到2014年或者说一直到现在。

美国政府制订颁布了国家层面大数据的政策,这对于促动我国大数据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我们国家最早官方首次解读大数据时代是2012年12月份,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马建堂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首次直面大数据时代到来。2012年12月底,中科院白春礼院士在一次会议上呼吁应该把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1月份,成思危教授和李国杰研究员等组织召开了一个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发展高层论坛,论坛由11位院士和来自于业界40多位顶级专家共同对大数据做研讨。

其实大数据在中国掀起浪潮,国家层面也没有闲着。非常高兴的是,我们连续看到了国家的相关举措。2015年7月1号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7月4号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中大数据的描述是非常重头的段落。今天大会主要依托是这两份文件。不久前8月19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这个纲要对整个大数据的发展起到了从顶层设计到顶层规划的重要的节点作用。世界各国在大数据发展过程中各自的举动和目前的现状,让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今天越来越多的相关联的从业者都在进行行业的探索。我们感触到,大数据正在推进或者说已经推动了互联网+的价值实现。虽然目前很多专家在解释互联网+和+互联网的意见还是不一的,但是从大数据切入点上发现,互联网+真的开始体现它的价值了。因为我们已经发现了互联网真正的潜力,它在国家安全、涉及民意的舆情监测、经济统计和预测以及金融投资、社会研究和管理决策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领导层面或者管理层面我们经常强调的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样的一个作用。

现在我们发现领导者真正拥有了管理上的优势。之前的领导者很多都是处于比较主观的、依据自己的经验或者一种直觉来做决策的过程。现在更多的领导者,越来越多的领导者开始重视数据在科学决策中的使用。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整个大数据技术已经显现出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开发者和互联网之间形成了比较积极的攻防战斗态势。我们鼓励建设性的黑客,也就是说,网络上大家俗称的“白帽子”这样的行为,他不是以违法犯罪为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问题而存在的。

第二个模块跟大家交流一下大数据在大数据+的广泛领域,承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我们说大数据也是在各种各样行业中得到了比较直接的应用。(图)这个图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简单图解,智慧城市的核心就是大数据应用。在立法支撑、掌握现状、领导决策、品牌管理、同时现象、预测未来、智慧旅游等等这些方面都体现了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没有办法展开来讲,我们有一个概念就好。大数据现在是可以在智慧城市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各个领域得以非常好的应用。

在政府和企业的直接应用中可以看到,政府在应用上,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市民的生活和城市发展的状况,政府的职能不外乎就是两个:一个是政府的执政能力,也就是电子政务能力的提升。第二个是政府为社会、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的公共服务能力。这两方面是关联的,而数据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我们也看到市民可以通过大数据享受智能交通带来的便捷,现在若干城市已经上线了关于智能交通的各种APP和实时指挥交通的应用。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同时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比以往更加便捷的生活。所以说政府的决策价值在大数据的推动下得以更加高效的实现。

对于企业来讲它的管理收获更加直接。目前整个大数据应用中更多的都是在企业中,我们知道管理层利用大数据可以知道或者可以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情况,以及团队的合作情况,甚至包括市场,包括研发的一些基本数据状况。而员工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自己在团队当中的角色和定位,并且由数据的支撑来提升自己在工作中的效率,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市场所需要的机会和产品。我们认为在政府和企业的方面,大数据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数据的力量是可以决定未来领导者的管理决策的。

我们有很多领导拍脑袋的决策失误案例,这在以前的政府决策中并不鲜见。前两天我在青岛调研,大家谈起40亿种树的事情,讲到一个有关“种树市长”的尴尬事件,是在一次颁奖活动上主持人介绍他,说下面有请市长颁奖,这位市长上台以后底下一片寂静,所有会场市民代表都非常安静,但过一会儿现场响起了一片号子声:种树、种树、种树,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位市长的尴尬。这40亿种树显然就没有经过科学的决策,今天再看很多树已经死掉了,为了美观只能继续买来新数种上,浪费了多少我们不得而知,而更重要的是这些树将大自然赋予人们视线中的美丽海景遮住了,放眼望去,不是蔚蓝的大海,而是绿树一片。这种类似的现象在一些城市都曾经发生过。拍脑袋决策给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现在我们发现有很多领导已经开始重视数据思维在他的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怎么样来组织你的班子人才,你的思维如何改变?就变得非常的至关重要。前几天我到山东的一个县,这个县的县委书记就非常具备思维的开放性,当他听到大数据的概念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怎么样在我的城市里面得以应用?我们跟他交流的结果是肯定的,因为现在从上到下都在推动大数据在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中的应用。所以这个思维至关重要,当一把手具备了大数据的思维,具备了数据解决问题的思维之后,其他的工作就变得相对简单。

我非常赞同的是,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管理者,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你身边另外一个人的智库,我们应该学会思考谁自己身边的智库,不是某位专家,不是某位大师,我们身边都存在这样的智库,古代有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就是你的智库。

数据可以帮助领导拍脑袋的决策得以治疗。这个过程就是利用数据和信息作为支撑,通过科学智能的方式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这个问题想抛给在座所有的朋友,一个睿智的领导在现在的大数据时代应该怎么做?因为我们知道领导工作是管理的一种职能,领导者和管理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典型特征区别的。在大数据这样的一个时代,如何让沟通变得无障碍?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自己的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条信息,突然看到另外两个人对话了,这种新的技术时代的应用会让你发现你身边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社交网络。

比如今天在座可能跟我不认识,但是跟我另外的朋友认识,所以大数据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积极向上的力量就是诚信和透明度的改变,这也是团队合作的关键。希望大数据成为我们的超级大脑、城市大脑。

最后回顾一下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刚通过的大数据行动纲要,这个纲要我的理解和解读是:《纲要》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顶层设计理念,从国家层面启动经济新引擎的规划是解决当下大数据产业发展乱象的有效手段。《纲要》明确“政府大数据建设”、“创造健康发展的大数据环境”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而信息安全、产业标准将为整个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保障。

第二个,纲要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哪些方面带来了利好?我的理解是,智慧城市既然它的核心是大数据,是大数据应用,那么可能对于智慧城市的”四化“实现,这个纲要起到了非常好的利好作用。这个以大数据推动的智慧城市“四化”分别是:规划科学化、管理动态化、治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

第一个方面就是对于智慧城市的规划的科学化方面带来了非常好的利好。所有的城市在规划自己产业的时候,脱离不了科学的分析,我们现在有大数据,我们可以制订一个非常好的纲要。第二个就是管理的动态化,智慧城市、普通城市的管理都是一定是动态的,先前很多领导管理不是那么动态实时的,现在很多领导在及时关注自己城市的运行,一个非常明确的案例就是各个地方的宣传部门,都有自己的舆情监测系统,这个就是替领导把握本地的社会舆论形象,把握本地的老百姓都有什么样的动态。第三个推动的一个利好就是城市治理的精准化。我们讲一个城市需要治理,需要运营,之前没有数据、没有信息化基础的时候城市的治理和运营是相对传统的,今天因为有了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有了一些先进的科学理念的推动,我们的城市治理会相对变得更加精准,想治理哪一个角度就直接治理。所以治理精准化也是这次《纲要》带来的一个非常好的利好。

最后一个利好体现的是城市对于社会服务的高效化上面,城市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就是市民。如何给市民提供高效服务,是每一个城市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纲要》的出台会对这方面有非常好的利好。

纲要还提出了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的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快各类政府信息平台,避免数据重复打架,为什么要推动这个?就是两点。一个是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一个是提升社会的信用体系。对应的是建设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另一个是建立社会信用信息平台。这个在座的企业肯定有的已经在探索了。

 

    • 附件【4240382792.jpg】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