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协办的2025中国教育技术学术大会青年学者与研究生论坛近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南湖校区)圆满召开,我院谭维智教授担任论坛联席主席。
青年人才不仅是教育技术学知识创新的生力军,也是学科发展、人才梯队建设以及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技术领域青年学者与研究生的发展,2025年中国教育技术学术大会“青年学者与研究生论坛”于2025年5月18日上午在华中师范大学(南湖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等单位承办,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数字出版传媒专业委员会协办。论坛聚焦教育技术领域的前沿进展、学科构建、人才培养及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路径等核心议题,吸引了全国200余名高校青年学者、硕博研究生以及业界编辑和媒体代表踊跃参与,现场座无虚席,研讨氛围热烈。

论坛联席主席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尚俊杰教授,以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数字出版传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谭维智教授共同担任。
论坛开幕致辞环节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博雅博士后刘誉主持。在联席主席尚俊杰教授的致辞中,论坛拉开帷幕。他指出本次论坛的举办初衷是为广大的教育技术青年学者与研究生搭建一个长期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青年人才的长期发展。尚俊杰教授结合教育技术学科的跨学科属性等核心议题发表了深刻见解,为整场论坛奠定了基调。

本次分论坛的第二个环节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师发展蓝皮书》的正式发布。该环节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苏晗宇主持,尚俊杰教授与刘誉博士共同为蓝皮书揭幕。刘誉博士随后详细解读了蓝皮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核心观点,向与会者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与巨大潜力。

在“青年学者面对面圆桌论坛”环节,多位青年才俊围绕“教育技术前沿研究”展开热烈讨论。该环节由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彭姿铭主持。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陈菁菁、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教授龙陶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魏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王辞晓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王一岩等杰出青年学者代表,分别就各自在脑科学、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家庭教育中的亲子互动、在线教育中的人机协作以及人机协同与科学教育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心得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教育技术院长面对面”圆桌论坛聚焦“教育技术学科发展与人才需求”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对话。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讲师胡启慧担任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系系主任顾小清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系主任贾积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马宁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部长兼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左明章教授等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就教育技术学科的当前发展态势、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人才需求的特征等关键问题分享了宝贵经验与独到见解。

在“期刊主编面对面”圆桌论坛上,与会学者共同探讨了“青年学者学术研究与学术发表”的核心议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赵丽主持了本环节,苏州大学期刊中心主任、《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副主编江波作为期刊代表首先分享了本期刊的用稿需求与用稿标准。《远程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陈媛、《中国远程教育》总编辑贾玉超、《中国电化教育》编辑部主任宋灵青、《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主编谭明杰、《现代远距离教育》编辑部主任叶宝林等资深期刊负责人,也分别就学术论文的选题、撰写规范、各期刊的特色与用稿偏好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耐心解答了现场青年学者与硕博研究生的诸多疑问。


论坛最后,由本次论坛联席主席谭维智教授进行总结。他对本次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以及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高度评价了论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本次论坛为青年学者与研究生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激发了创新思维,将有力推动中国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迈向新的高度。